你喝得正嗨的,可能是“伪鸡汤”
2022-07-16 10:51:21小时候写作文,
长大了写朋友圈文案,
有人喜欢用“XXX曾说”的句式,
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显得有说服力。
其中知名企业家、知名主持人、
鲁迅、杨绛、林徽因、
莫言等人的“鸡汤”最受喜爱。
但这些话真出自本人之口吗?
鲜有人有耐心去考证,
网上都这么写,
别人都这么用,
也就跟着用了。
现在,终于有人出来打假了。
7月11日,
莫言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
对网传出自他的文章和金句作了澄清。
莫言透露,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首诗歌
不是他创作的,
但以他的名义被选入某大学教材,
自己还收到了400元稿费。
莫言表示,
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
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
“用我的名字,
岂不是便宜了我。”
话语间,
既幽默又透着无奈。
听了解释,很多人恍然大悟。
可已经离世的名人,
只能任由“伪金句”“假鸡汤”充斥网络,
在学业、爱情、处世、育儿等
五花八门的领域,
“指点”网友的前行路。
“伪鸡汤”为何喜欢“傍”名人?
互联网时代,
人们表达欲增强,
渴望自己的观点被传播、认可。
生活中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
对“金句”“鸡汤”有心理按摩需求。
励志短句、暖心小文,
可以让人从文字中汲取力量,
也就有了“伪鸡汤”生存的土壤。
段子手们写几句话,
或是人生感悟,
或是简单的道理,
不深奥也不复杂,
有些是正确的废话。
但茫茫人海,
谁会看“无名氏”的感慨?
同样一句话,
名人一说就会“自带流量”。
所以段子手们给“鸡汤”加名人标签,
实则传播自己的观点。
在文学领域,
有个词叫“箭垛式”人物,
说的是古代民间不知出处的故事和名言,
像射箭一样“插”在某个名人身上,
使其言行成为传说。
现如今,
一些名人成了网络时代的“箭垛”:
文字“激情澎湃”就标李白,
“教你做人”就标鲁迅,
“情感婚恋”就标林徽因
……
看似小打小闹,
实则隐患重重。
有的名人“鸡汤”,
实则违反基本常识。
传说莎士比亚曾说,
“第一次见一个人,
体温在38.6℃,
就叫一见钟情。”
听着轻松浪漫,实则胡编乱造。
因为摄氏度的概念,
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
在1742年最先提出,
而莎翁在1616年就去世了。
有的名句文字虽不假,
但有断章取义之嫌。
雨果的《悲惨世界》里写道: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这句名言在网上用来形容城市排水设施。
但大背景是,
当时巴黎陷入混乱,
下水道成了流浪者的栖身之所。
雨果用污秽但包容的下水道,
反衬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
如果不看背景,
直接把名句“嫁接”到别处,
会造成去语境化的曲解。
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时,
一篇署名为《百岁感言》的
手写文字火爆网络,
很多人纷纷转发表达缅怀之情。
不久相关出版社就辟谣称,
文字内容都不是出自杨先生之手。
用杜撰的文字纪念杨绛先生,
实在是缺乏应有的尊重。
还有一些出版商和自媒体,
借着名人光环“夹带私货”,
张冠李戴,生拉硬扯,
把自己打造成情感博主、育儿专家,
只为多卖名人名言相关的书籍,
拉人成为会员,赚取咨询费。
网络带来了信息繁荣,
也造成了信息过载、泥沙俱下,
人们从中想获得准确的知识,
反而成了“大浪淘沙”式的工程。
动动手指搜索一下,
就能获得名人名言,
看似知识唾手可得,
实则偏离真相,
甚至中了圈套。
对“伪鸡汤”不加考证地接纳、传播,
不仅会吸收谬误,传播错误知识,
还会让人逐渐失去“溯本求源”的欲望。
这也提示我们:
面对来路不明的心灵鸡汤,
不盲信盲从,
要保持谨慎之心和交叉印证的态度。
在知识传播碎片化的时代,
更好理解生活的真谛,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多读书,读好书,深阅读,
从时代大背景下理解名人的言行,
探寻智慧的源头,
得出自己的判断。
如此一来,
就不会陷入“咖位”崇拜,
不会一听名人说话,
就盲目听信,加以膜拜。
独立判断能力,
是互联网时代永不过时的硬核技能。